(资料图片)
美丽乡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,日前举行的闵行区政协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专题议政会上,区政协委员尤群花建议,围绕水、林、田等特色生态资源,布局千亩、百亩、一亩等不同规模的乡村公园。
无独有偶,记者获悉,闵行区绿容部门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休闲林地开放,开放后的林地,能走得进去的就成为不同规模的乡村公园,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,今后闵行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公园。
尤群花表示,2016年以来,闵行按照依规划、保基本、提品质、强治理原则,因地制宜分类开展全区乡村振兴“美丽家园”工程建设,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农村社会治理等各项重点任务,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取得新成效,特别是去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,浦江镇、马桥镇、华漕镇等成功创建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“未来乡村,要以生态低碳、乡村生活、数字赋能、改革创新和科技支撑为基础,推进乡村规划与设计落地”,她尤其提到了以人为本、绿色发展,建议 突出生态人文特色,打造绿色生态乡村,具体为:整体规划布局多层次、特色化、全覆盖的乡村公园体系,围绕水、林、田等特色生态资源,布局千亩、百亩、一亩等不同规模的乡村公园。
千亩、百亩、一亩,皆可成园
尤群花解释,千亩园、百亩园主要以现有林地开放为主,在充分体现生态资源特色的基础上,与周边存量或新建的各类经营性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结合,完善提升日常健身、文化活动以及休闲游憩功能,提升乡村综合服务功能,满足城乡居民周末、节假日乡村休闲旅游需求; 一亩园即小型乡村公园,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,将农民宅前屋后的林地绿地充分利用起来,指导农民适当发展林下经济,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据悉,“十四五”期间上海将以建设“生态之城”为目标,努力营造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见园”的生态环境,5年后上海的公园数量要升至1000座以上。市绿容部门要求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改造建设乡村公园,基本实现“一村一园”, 区绿容部门规划按照千亩园、百亩园、一亩园来打造。利用这一契机,闵行区首个乡村公园浦江镇立民村乡村公园应运而生。
林地开放后能走得进去
标签: